主題: 中國建筑母公司中建的世紀蛻變
2009-09-13 11:28:38          
功能: [發(fā)表文章] [回復] [快速回復] [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1
 
 
頭銜:金融分析師
昵稱:股市密碼
發(fā)帖數:4589
回帖數:427
可用積分數:181802
注冊日期:2008-06-29
最后登陸:2010-11-09
主題:中國建筑母公司中建的世紀蛻變

若不是因為旗下公司(中國建筑,601668.SH)上市,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下稱“中建”)的公眾關注度不會如此之高。實際上,從長春汽車廠、大慶煉油廠的建設到俄羅斯聯(lián)邦大廈、CCTV新大樓和水立方,中建不僅打造了中國最早的工業(yè)脊梁,他也是當前中國乃至全球諸多地標建筑的建設者。

中國建筑 (SH:601668)最新價:5.31 0.06 1.14%行情走勢 公司新聞 最新公告大單追蹤 資金流向 持倉成本中國建筑 (HK:03311)最新價:3.40 0.03 0.89%行情走勢 公司新聞 大行評級他是中國最早公私合營的企業(yè)之一;他是最早實現(xiàn)了由國家分配任務,向完全參與市場化競爭的轉變的企業(yè)之一。

現(xiàn)在,這家公司已是中國最大的建筑企業(yè)集團和最大的國際承包商。中建的年營業(yè)額已經突破了1000億元,并實現(xiàn)由單一的建筑施工向承建、設計、房地產、實業(yè)投資等相對多元化產業(yè)結構的轉變。

回溯

回溯中建,有兩個關鍵的時間點:一個是1982年,中建總公司成立;一個是1953年,中建的前身中建一局、六局等的組建。

事實上,中建的歷史可以回溯到更早。

中建一局、六局脫胎于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兵團后勤部、天津“利群”、“四義”等營造廠,他們組合為公營建筑公司,并于1953年正式掛牌。

中建最早的前身,“利群”、“四義”等則是民國時期的營造企業(yè)。中建公營化過程,則恰恰契合了新中國成立后公私合營大浪潮。而其中一些下屬司局,正是195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剛從抗美援朝前線撤回國內的幾個師“兵改工”組建的。

他們的掛牌,其實肩負重任。這家公司以“建筑工程部直屬工程公司”名義,承擔了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設任務。

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是新中國汽車行業(yè)的搖籃,也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lián)援建的重要建設項目之一。1953年動工興建到1956年建成,這家工廠成功生產出中國第一批國產載重汽車,毛澤東主席把這種汽車命名為“解放”牌。

建成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這一開篇代表作之后,這支隊伍又相繼開赴當時“156項”重點建設中的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廠、齊齊哈爾車輛廠、四川德陽水力發(fā)電廠、大慶煉油廠、湖北荊門煉油廠等工地。

當時,正值中國“一五”計劃的開局。這是被稱為中國“實現(xiàn)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初步基礎”的“一五”計劃,所確定必須要集中主要力量來完成的“156項重點工程”。

用這樣大量的投資進行國家建設,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在后來的解讀中,此番壯舉并不僅僅在于建立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初步基礎,還同時要“建立對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分別地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建立對于私營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br />
對后一層意思,從中建一局、六局隊伍前身的最初組隊成分就能給予印證,他們當時就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兵團后勤部,并吸收天津“利群”、“四義”等營造廠,組合為公營建筑公司。

盡管中建任何史料中對 “開山老祖”們都帶過一筆,但應補寫的是,中建隊伍前身的起步,對共和國來說,其實是意味著一肩三挑:一是本身即為工業(yè)化基礎的底座或支柱部分;二是通過承擔“156個項目”建設,為實現(xiàn)“一五”計劃奠定堅實基礎;三是以軍轉隊伍為骨干,吸收進私營成分,配合國家完成對于私營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翹楚

1982年6月,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按照政企分開的原則,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正式組建。

原國家建筑工程總局中企事業(yè)管理職能連同直屬單位,以及接收中國人民解放軍縮編轉業(yè)來的兩個基建工程兵支隊,合并組建成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并依次排列、命名為中國建筑第一至第八工程局。

相繼又劃歸總公司建制的,還有中國建筑東北、西北、西南設計院、西南勘察院、中國建筑物資公司、天津配件公司、重慶專科學校等,固定職工達到18萬人。

1978年起,中建就涉足海外。中建總經理孫文杰說,最早去香港的時候,都不好意思在香港人面前拿出自己的名片,怕被稱為“內地表叔”。而到現(xiàn)在,香港遍布著中建的業(yè)務,每20個香港人就有1個居住在中建蓋出來的房子里。

20世紀90年代初,港英政府推出包括赤臘角新機場等工程在內、預算超過250億美元的龐大 “玫瑰園計劃”,國際知名承包商聞風而至,在彈丸之地短兵相接,僅新機場項目就吸引了20多家國際明星承包商競爭。

最終,中建與英國、日本、香港等知名承包商組成BCJ聯(lián)營公司,成功贏得并建設了20世紀全球十大建筑——造價為15億美元的香港新機場客運大樓項目。

1997年,中建總公司承接阿爾及爾松樹俱樂部喜來登酒店工程。阿爾及爾是阿爾及利亞的首都。

此間的阿國,政局混亂、恐怖主義猖獗、施工現(xiàn)場需要武裝坦克保衛(wèi)、外國人員紛紛撤退。不過中建如期交工,確保了第35屆非統(tǒng)首腦會議的準時召開,贏得了阿爾及利亞政府和人民的信任。

還是在阿爾及利亞,2003年,阿國發(fā)生“5·21大地震”,樓宇癱塌,生靈涂炭,損失慘重,但由中建總公司建造的建筑物無一倒塌,被阿國人民贊譽為“震不垮的豐碑”?!爸袊ㄖ庇纱寺暶笳?,后續(xù)工程源源而來,目前基本壟斷了阿國房建市場。

這些年來,中建人直接經歷了兩伊戰(zhàn)爭、亞洲金融風暴、阿爾及利亞戰(zhàn)亂及大地震、美國“9·11”事件和海灣戰(zhàn)爭,以及印尼海嘯等令人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面臨過市場萎縮、險境逃生等嚴峻考驗。

現(xiàn)在,埃及國際會議中心、泰國拉瑪八世皇大橋、阿聯(lián)酋朱美拉棕櫚島別墅、美國紐約萬豪酒店、俄羅斯聯(lián)邦大廈等眾多標志性工程矗立在世界各地。

從1984年起連年躋身于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現(xiàn)在中建的年營業(yè)額已突破1000億元大關,中國海外、中建國際與8個工程局,大部分已成為年產值100多億元的企業(yè)集團,設計企業(yè)的產值也達到20多億元。每年提供約70萬個工作崗位,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建筑業(yè)翹楚。

破繭

“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北京2008夏季奧運會最受歡迎的場館,水立方那童話般不斷變幻顏色的外里面本身令人贊嘆不已。

這個建筑的建設者便是中建。

水立方是建筑史上的經典案例。其鋼結構的主體,膜結構的外立面,都是高難度的挑戰(zhàn)。中建人依靠科技攻關創(chuàng)造了神話,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就將9843個焊接球,20670根桿件,裝接成“水立方”的軀體。

對于“水立方”鋼結構的設計和施工,英國《衛(wèi)報》發(fā)表文章稱其為“理論物理學的杰作”。

2006年8月1日,水立方成功安裝第一塊氣枕,12月26日,水立方外層膜結構完工。一座晶瑩剔透的水晶體赫然屹立。

……

央視新址,則是一個高空扭曲的三維鋼結構雙塔工程,就像一個巨大的“變形金剛”,并懸空探出一個巨大的手臂。

內行人介紹,這個建筑,構造了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前所未有、亟待破解的技術難題。

因為央視新址設計得極不 “規(guī)矩”,兩座塔樓分別高234米和194米,雙向傾斜6度,分別伸出75.165米和67.165米的懸臂,在空中折形相交對接。懸臂共14層、寬39.1米、高56米,用鋼量為1.8萬噸,相當于將中國第一鋼廈深圳發(fā)展中心懸空建造。

這個施工面臨建筑史上最驚險最嚴峻的力學考驗。

為了建造這樣一個體積龐大的鋼結構工程,中建的建設者們在底板施工中創(chuàng)造了底板厚度、混凝土使用粗大鋼筋量、埋入式鋼柱所用鋼板厚度以及一次性澆筑混凝土量等四個世界之最。

2007年12月26日,央視新臺址兩座高矮不一的斜塔,分別伸出懸臂,嚴絲合縫地在162米的高空成功“握手”。

……

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地上101層,地下3層,建筑主體高度達492米,為一座世界級的摩天大樓。

中建創(chuàng)造了400米高空塔吊移位的歷史,填補了塔吊在450多米高空拼裝,500米高空拆除的空白。

他們把超高層建筑臨時供電系統(tǒng)分為兩期供電,把一臺臨時變壓器安置在主樓的54層,成功解決了電壓降的問題,寫就了房建史上的第一次。

他們史無先例地采用5層接力水箱供水,將臨水供到約500米的高空,解決了施工用水、消防用水和生活排污等問題,為大樓施工用水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他們在大廈的90層安裝了2臺風阻尼器,使之成為中國大陸地區(qū)首個使用此類裝置的超高層建筑。

他們在450米長的豎井內采用兩臺卷揚機分段提升吊裝電纜。這在世界超高層建筑中尚屬首次,在國內更是首創(chuàng)。

他們創(chuàng)造了混凝土一次泵送至500米高空高度的世界第一……

奇跡,就是這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中建的未來,無疑將創(chuàng)造更多的建筑奇跡。

至此,在25年中,中建也實現(xiàn)了幾次終極蛻變:在隊伍布局上,實現(xiàn)了從三線到二線的轉移,改革開放初期又搶占了沿海一線的市場,最終又走向全球;在市場經營方面,行業(yè)全面開放下,最早實現(xiàn)了由國家分配任務,向完全參與市場化競爭的轉變;在企業(yè)生產組織上,實現(xiàn)了由“小社會”的封閉生產模式,向與國際接軌的總承包管理模式的轉變;在施工技術方面,由過去基本上靠手工操作的作坊式生產,實現(xiàn)了向高度機械化施工的轉變;在產業(yè)結構上,實現(xiàn)了由單一的建筑施工向承建、設計、房地產、實業(yè)投資等相對多元化產業(yè)結構的轉變……

(本報記者陳文雅 撰文)

水皮 華夏時報總編輯

作為中國建筑領域的巨無霸,中國建筑幾乎達到了和行業(yè)可以劃等號的地步。在北京的許多工地,一抬頭就能看見中國建筑那個獨特的藍色LOGO,而他獨特的上市歷程更為他的出身做出了最好的解釋。這是一個公司嗎?有時候恍惚間水皮會自己問自己,那一天中國建筑的董秘來到華夏時報的辦公室,水皮的感覺就更強烈。其實,與其說這是一個公司,不如說是共和國的一個建工局,因為他承擔了太多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幾乎所有重大的工程都有他的參與,而他雇用的農民工又幾乎是這個行業(yè)的半壁江山?!?·12”四川汶川地震后甚至參與重建都成為中國建筑特批上市的理由之一。

毫無疑問,中國建筑是真正的大國企,有傳統(tǒng)的優(yōu)勢,但是也有體制上的劣勢,在市場競爭中能否揚長避短,把優(yōu)勢轉化為強勢,是擺在中建公司面前的問題,上市為這種轉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也是萬里長征邁出的新一步。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是有期待的,樂觀地更把中建當成了未來地產的龍頭。所以現(xiàn)在給出的估值還是遠遠高于滬深300的平均水準,這是動力,更是壓力,希望中建能夠給相信他的人一個驚喜。

中建大事記

◆195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兵團后勤部吸收天津 “利群”、“四義”等營造廠,組合為公營建筑公司,于1953年正式掛牌?!?982年6月,成立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屬全國性的大型建筑聯(lián)合企業(yè)?!?988年2月,中建總公司由國家建設部實行行業(yè)歸口管理。◆1991年2月,中建總公司作出印制佩戴“中建”標志、徽章的規(guī)定?!?992年8月,屬下中國海外發(fā)展有限公司香港公開上市?!?999年,中建總公司接收了中外建、中外園林、中建機、泛華、中聯(lián)重科、中建科等六家與建設部脫鉤的企業(yè)?!?999年年底,中央發(fā)出18號文件,決定將國務院管理的163家企業(yè)轉由中共中央管理,中建總公司作為39戶企業(yè)之一,企業(yè)的領導班子由中共中央審批,由國務院任命。◆2006年,中建總公司成功跨入“世界500強”,排名第486位?!?007年12月10日,由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4家企業(yè)共同發(fā)起設立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10日,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獲得證監(jiān)會IPO批文,并在7月12日晚發(fā)布了招股意向書。

相關公司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1950年,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前身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成立。

1989年,鐵道部撤銷基本建設總局,組建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2000年,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與鐵道部“脫鉤”,于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

2007年,按照上級安排,加快國有大型企業(yè)股份制改革,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整體重組、獨家發(fā)起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中國中鐵已經成為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制造、房地產開發(fā)和其他業(yè)務于一體的多元化、特大型企業(yè)集團。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由原中國港灣建設 (集團)總公司與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以強強聯(lián)合、新設合并方式組建,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

2006年,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重組改制并獨家發(fā)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12月15日在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交易,成為中國第一家實現(xiàn)境外整體上市的特大型國有基建企業(yè)。

目前,中交股份是中國最大的港口設計及建設企業(yè),中國領先的公路、橋梁設計及建設企業(yè),中國最大、世界第三的疏浚企業(yè),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起重機制造商,中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商,中國最大的國際設計公司。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1949年,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成立。

1984年,改稱鐵道部工程指揮部。

1990年,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注冊成立。

2000年,與鐵道部脫鉤,整體移交中央企業(yè)工委管理。

2007年,由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獨家發(fā)起設立、整體重組改制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為國務院國資委的特大型建筑企業(yè)。

2008年,分別在上海和香港上市。

目前,中鐵建業(yè)務涵蓋工程承包、勘察設計咨詢、工業(yè)制造、房地產開發(fā)、物流與物資貿易及資本運營。并在高原鐵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橋梁、隧道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及建設領域確立了行業(yè)領導地位。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yè)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結構注釋

 
 提示:可按 Ctrl + 回車鍵(ENTER) 快速提交
當前 1/1 頁: 1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