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深圳機場陸域形成工程快速推進
2008-05-04 20:28:15          
功能: [發(fā)表文章] [回復] [快速回復] [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1
 
 
頭銜:高級金融分析師
昵稱:新手來了
發(fā)帖數(shù):10307
回帖數(shù):1341
可用積分數(shù):180790
注冊日期:2008-03-12
最后登陸:2010-11-14
主題:深圳機場陸域形成工程快速推進

海堤工程、跑道區(qū)清淤已完工,軟基處理進入大規(guī)模施工階段……記者昨天從市建筑工務署獲悉,備受關注的深圳機場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正在快速推進。在不久的將來,一塊總面積13.23平方公里的陸地,將奇跡般地崛起于深圳西部珠江口東岸萬頃碧波中。

近萬工人近千船只奮戰(zhàn)一線

據(jù)介紹,深圳機場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包括海堤、二跑道區(qū)、航站區(qū)軟基處理及防洪排澇工程4部分,造地面積13.23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60億。其中海堤總長26.6公里,陸域形成且進行軟基處理的面積約為5.3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該項目海堤工程已全面完工。軟基處理工程自去年12月正式開工以來,跑道區(qū)的清淤工作已于今年4月中旬完成,吹填砂工程現(xiàn)已完成60%;航站區(qū)的填海工程已完成土工布鋪設約220萬平方米,占設計總量的80%;吹填砂完成470萬立方米,占設計總量的22%;插板完成1370萬延米,占設計總量的50%。

記者昨天站在深圳機場邊的舊海堤上放眼望去,只見該項目工地現(xiàn)場大型運輸車來來往往,運砂船、吹砂船、抽水機、拖拉機、挖土機等機械的轟鳴聲不斷傳來,現(xiàn)場作業(yè)一片熱火朝天。

"由于工期十分緊張,今年春節(jié)和‘五一’期間,整個工地都沒有放假,高峰期,有近萬名工人、近千條大小不同船只、近千臺泥頭車在現(xiàn)場作業(yè),力爭如期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市建筑工務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填海規(guī)模軟基處理創(chuàng)同類工程之最

深圳機場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工程量異常浩大,填海規(guī)模之大,軟基處理技術之復雜,創(chuàng)下國內同類工程之最。

對此,市建筑工務署駐現(xiàn)場工程師打了個形象的比方:填海造地面積為13.23平方公里,相當于1852個標準足球場;總填方量約為6000萬立方米,以每臺泥頭車裝15立方米計算,約需運送400萬車次,僅吹填砂量就達到4700多萬立方米,相當于19個洪湖的容量;插板總長約為4600萬延米,相當于深圳往返北京的鐵路距離;鋪設土工布約320萬平方米,相當于2個蓮花山公園的面積,由于需求量大,滿足條件的供貨廠家甚至一度斷貨;清淤量達371萬立方米,相當于25萬次泥頭車的運量。

把淤泥"豆腐漿"變成堅如磐石地基

要在汪洋大海之中填出一塊13.23平方公里的陸地,談何容易!該工程施工工藝極為復雜,且集中體現(xiàn)在軟基處理上。根據(jù)質量要求、工期要求和將來的用途不同,市建筑工務署組織施工人員主要采用了兩種施工方式。

其中,二跑道是未來的飛機起降區(qū),對地基沉降的要求非常高。為確保飛機起降安全,二跑道主跑道區(qū)采用了"換填法",即先用絞吸船把海底的淤泥全部清理出來,至海底硬質層,清理完后填上符合技術標準的專用細砂出水面后,再進行振沖、碾壓。

這種施工工藝,徹底清除海底的淤泥是關鍵,不然,地基就像打在"棉花"上不牢固。海底遍布淤泥,為了讓地基堅如磐石,確保工程質量,市建筑工務署會同有關單位摸索出一套國內先進的質量管理經(jīng)驗,組織發(fā)明了"淤泥封閉旋進取樣器和潛水定位取漿器",并采用了"雙頻測深儀",進行質量檢測和監(jiān)控,檢測清淤是否徹底。此外,自工程開工建設以來,該署會同監(jiān)理、檢測、設計、質監(jiān)等部門組織編制了《深圳機場飛行區(qū)擴建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質量管理細則》,該細則對原材料質量及施工工序質量提出了詳細的控制措施及嚴厲的獎罰辦法,并針對本工程特點,制定了一系列質量管理制度。

海底淤泥稀得跟"豆腐漿"差不多,填海并非如常人想象的簡單:用一車車的砂石自陸地往大海填,這樣做并不能解決砂石下陷的問題。怎么擠干"豆腐漿"里的水?市建筑工務署項目負責人說,二跑道主跑道以外及航站區(qū)的軟基處理工程采用了"堆載預壓"的方式,即按抽水、鋪設土工布、堆填砂墊層、插板、堆填填砂層、堆載預壓、卸載的工序進行作業(yè),這種方法被工人們形象地比喻為就像"做豆腐"。其中,鋪設土工布就是為了把砂層與淤泥層隔開,通過在上面填砂,使淤泥里的水被"擠"出來,再通過插板、盲溝、排水井等排出,使底層的淤泥達到相應的硬度。目前,航站區(qū)的航站樓和軌道交通用地作為需要提前交地的區(qū)域,已完成填砂(土)層,可以按計劃實現(xiàn)提前交地的目標。

找砂難度不亞于找金礦

由于工程量巨大,要找到符合標準的材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填海約需近5000萬立方米的砂,相當于19個洪湖的容量,砂又從何而來?

市建筑工務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并不是所有的砂都可用來填海。按照技術要求,只有粒徑0.075毫米以上、且含泥量低于5%的砂才能達到要求。要求如此之高、量如此之大,其難度不會比在山里找金礦容易。

市建筑工務署采取多項措施,動用各方力量在珠三角片區(qū)努力尋求符合標準的砂源,目前已經(jīng)解決了部分砂源問題,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接下來,尋找砂源的工作還將繼續(xù)。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只有找到了所需的全部砂源,工程的快速推進才有保證。

填海工程完成后,將在填海區(qū)建設一條長3600米、寬500米(主跑道寬60米)、與現(xiàn)有跑道間距1600米的平行跑道和新候機樓、控制塔臺等配套設施。屆時有望實現(xiàn)年吞吐旅客量30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150萬噸的目標,可以滿足深圳2015年航空業(yè)務量的發(fā)展需求,從而進一步鞏固深圳機場作為華南地區(qū)主要航空貨運樞紐港、中國內地四大航空客貨運中心之一和區(qū)域性國際快件集散中心的戰(zhàn)略地位。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jīng)營金融島網(wǎng)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yè)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結構注釋

 
 提示:可按 Ctrl + 回車鍵(ENTER) 快速提交
當前 1/1 頁: 1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