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中國玻纖:看好價格回升和產業(yè)集群化戰(zhàn)略
2013-06-01 19:29:45          
功能: [發(fā)表文章] [回復] [快速回復] [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1
 
 
頭銜:金融島管理員
昵稱:stock2008
發(fā)帖數:26742
回帖數:4299
可用積分數:25784618
注冊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陸:2020-05-10
主題:中國玻纖:看好價格回升和產業(yè)集群化戰(zhàn)略

全球玻纖需求增速是工業(yè)增加值增速的1.6倍
玻纖增強復合材料全球需求的增長和人口的增長、城鎮(zhèn)化水平的提高和既有人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關。預計2011-2016年全球玻纖增強復合材料需求的增速為7%。其中工業(yè)增加值的增速貢獻為4.4%,玻纖對其他材料的替代作用使得其需求增速是工業(yè)增加值增速的1.6倍。
全球玻纖需求將隨世界經濟的復蘇而復蘇
玻纖下游需求廣泛,需求和宏觀經濟相關性大。北美回升的勢頭非常明顯,回升的增幅也是比較令人欣慰的。中東市場好于去年已經成為定局。歐洲市場已經轉危為安,整體需求好于預期。
我國玻纖需求增長空間大
我國玻纖需求在管網、風力發(fā)電、交通運輸、船舶制造、水利、節(jié)能環(huán)保和建筑節(jié)能等領域均有較大空間。美國地下管網長度是中國的十倍以上,其中復合材料管超過50%。歐盟地下管網50%以上用復合材料管網,93.5%以上用玻纖增強。我國在管網建設上空間較大。
全球范圍內看,玻纖新建產能已過高峰期,開始進入冷修高峰
從全球范圍看,建設高峰已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已基本停止新增產能。我國目前產能330萬噸左右,在建產能44萬噸左右,在建產能投產日期多數待定。由于池窯冷修期在7-8年,冷修期在3-4個月,因此我們由建設時間可以粗略推算每年進入冷修而導致的產能減少。進入13年冷修的池窯開始逐漸增多,到15-18年進入冷修高峰。
價格在歷史低位,國內外廠商提價意愿明顯
從歷史上看,玻璃纖維的均價在4000-7000元/噸的范圍內波動,目前均價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從各廠商的盈利能力來看,也均處于歷史低位。2012年國際、國內同行的經營業(yè)績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重慶國際營業(yè)收入下滑1.44%,毛利率下降6個百分點,OC的復合材料業(yè)務板塊收入下滑5.92%,營業(yè)利潤率下滑5個百分點。行業(yè)整體的不景氣使得各廠商提價意愿較為強烈。
中國玻纖成本優(yōu)勢明顯
中國玻纖積極推進了全氧燃燒技術,降耗60%。同時公司不斷改進工藝、配方降低成本。在人員上面,公司由11000余人降低至8000余人,人均產量超過100噸,代表了最先進的勞動力效率。
同時,公司生產線經歷次改造后,都具有一定的規(guī)模優(yōu)勢。因此公司在原燃料、折舊和人力成本上都優(yōu)勢,成為業(yè)內成本控制最優(yōu)秀的企業(yè)之一。
戰(zhàn)略目標清晰,產業(yè)集群化有望成為新亮點
公司“十二五”期間有“四化”:產品高端化、產業(yè)集群化、市場全球化,布局國際化。從國際經驗來看,PPG同時做平板玻璃和玻纖,OC更是集保溫材料、屋面和玻纖于一身,玻纖在保溫材料和屋面中都有應用,都是產業(yè)集群發(fā)展,抗風險能力強。公司目前主要產品就是玻纖,產業(yè)集群化向下游進軍可能性較大,公司大股東中國建材在水泥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大手筆的并購,快速擴張了集團水泥產能,并購是向下游快速擴張的較好途徑。
海外工廠的設立提升議價能力,緩解貿易摩擦
埃及工廠預計四季度可以點火,達產要到明年,達產后可有效緩解和歐盟的貿易摩擦,歐洲市場需求的產品結構好于國內,再加上稅收、運輸等方面的節(jié)約,埃及工廠的毛利率水平將好于國內。
美國基地選址在OC工廠對面,起到戰(zhàn)略制衡,緩解貿易摩擦的作用。公司布局美國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國給予公司的條件優(yōu)惠,公司解決400人以上就業(yè),資金到位80%以上,即可享受十年稅收減免,道路橋梁的配套,綠色通道審批等優(yōu)惠待遇;美國能源價格大幅下降可降低生產成本;公司目前的人均產量100噸以上,代表了最先進的勞動力效率,在發(fā)達國家勞動力成本占28-30%,遠高于國內勞動力成本8-10%的占比,因此公司較高的勞動力效率有一定的成本優(yōu)勢。
公司業(yè)績對價格彈性大,看好需求復蘇帶來的價格提升
公司業(yè)績對產品價格敏感性較大,以12年為例,公司噸凈利在330元/噸左右,如果公司產品均價提升100元/噸,即提升不到2%,則公司凈利潤提升30%左右。公司產品價格自三月份以來出現穩(wěn)中有升的跡象。未來價格持續(xù)復蘇為大概率事件。
投資評級和盈利預測
預計2013-2014年公司收入53.83億元和60.05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69億元和5.64億元。對應2013-2014年EPS分別為0.42元和0.65元。維持“買入”評級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yè)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結構注釋

 
 提示:可按 Ctrl + 回車鍵(ENTER) 快速提交
當前 1/1 頁: 1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后一頁]